当地时间29日,俄军导弹再次击中了一处乌军训练场,俄罗斯国防部率先发布了无人机拍摄的视频,宣称这次袭击造成乌军近200人死亡;乌克兰陆军随即发布通报承认了这次事件,并表示截至当天21点30分,已有3名乌军在这次袭击中牺牲,18人受伤,紧急服务机构正在工作,为伤者提供所需的全部医疗救助。
尽管乌军发布的通报没有说明更多情况,但一些信息显示遭俄军导弹打击的训练场位于切尔尼戈夫州,乌克兰军队已经要求采取额外安全措施,在俄军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袭击训练场时,全力保障官兵生命安全和健康,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上将则要求将训练转入地下,“必须立即对空中警报和侦察无人机的出现做出反应”。
这已经不是乌军训练场第一次遭俄军导弹打击造成严重人员损失了,一般都是俄军侦察无人机渗透进战线后方,发现目标后,俄军随即发射安装集束战斗部的“伊斯坎德尔-M”弹道导弹进行攻击:必须承认,俄军这种战术相当有效而且熟练,反应速度极快,已经近乎“发现即摧毁”,这是俄军在这场战争中的领先之处,并被乌军效仿。
客观地说,面对这种已经被实战屡屡验证有效的作战方式,乌军能采取的措施相当有限,俄军的小型侦察无人机数量多、难以发现,尽管前线乌军使用拦截无人机等摧毁了不少俄军侦察无人机,但依然无法完全杜绝这些俄军无人机渗透到战线后方。
至于俄军发射的“伊斯坎德尔-M”弹道导弹,则更加难以拦截,在俄乌两军互相袭击对方前线浅纵深地区重要目标的武器里,“伊斯坎德尔-M”弹道导弹的反应速度和威力,都要超过乌军使用的武器,诸如“海马斯”火箭炮。
“伊斯坎德尔-M”弹道导弹的官宣射程为480千米,但实际射程可能更远,这意味着相比“海马斯”火箭炮,“伊斯坎德尔-M”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更大,具备了更强的灵活性;而480千克的战斗部重量也远超“海马斯”火箭炮发射的卫星制导火箭弹,后者重量仅90千克,即便是多发齐射,整体打击效果也跟“伊斯坎德尔-M”有差距。
稍早一些,7月25日,乌军用“海马斯”火箭炮攻击了位于顿涅茨克的俄军第9摩步旅指挥部,但具体打击效果暂时还不清楚,俄罗斯方面更是没有回应这次攻击,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,这与乌克兰方面主动承认的做法大相径庭,也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政府的最大区别之一。
网上炒股配资平台,天牛宝配资,鸿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